沿革(建廟174年)

logo  南投縣埔里鎮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盆地,峰巒環繞、田嚋廣闊;盆地內還有數條溪流縱橫經過,因此埔里的美,除了山青林綠、水澈潺流之外,似乎還有著一份靈秀之氣。也許就是基於這樣的緣由,使得許多的廟宇、精舍以及道場,近幾年來紛紛地在盆地近郊一些清靜的山林之地設立,於是一時之間,埔里儼然成了一處宗教的聖地,鐘鼓傳盪、梵唱悠揚。這種情形對於人心的淨化、對於社會風氣的導正,當然有著莫大的助益,因而在面對這股風起雲湧的宗教熱潮,我們於欣喜之際,對於「埔里瀛海城隍廟」這座埔里地區極具歷史意義和重要地位的古老廟宇,也就不禁覺得有所必要給予重新來重視和關心、並且進一步去瞭解和珍惜了。
  城隍爺或稱城隍尊神,其祭祀開始於周禮八蠟之祭。「天子大蠟八,水庸居七。」水則隍、庸則城,城隍簡言之就是護城河,有保護城池的作用,後來遂成為城市的守護神。明代以京城城隍為天下都城隍,省則設省城隍。府設府城隍,加封威靈公。州有州城隍,加封綏靖候。縣有縣城隍,加封顯佑伯。清代承續明朝遺制,以城隍為護國佑民之神,因此凡地方官署之所在,大多設有城隍廟,假神道以求治地方,因此城隍廟乃是官設之廟寺,一般老百姓是少有將城隍爺請入家中奉祀的。

 

  根據資料的記載,道光三年(西元1823年)起,分別有鄧logo傳安(鹿港理番同知)、武攀鳳(總兵)、熊一本(台灣道)、同人年(台灣知府)、史密(北路理番同知)、葉長春(北路協副將),劉韻珂(閩浙總督),陸續前來埔里勘查,並且主張積極開墾;而其中,在道光26年(西元1846年)奉命前來開發埔里的鹿津分憲北路理番同知,見漢人移墾漸多、聚落形成,遂於翌年從台南移請一尊「城隍尊神」前來鎮座於埔里,一來庇護鄉里,二來藉著神威治理地方、獎懲善惡,距今已一百六十七年了,因此城隍廟不僅是埔里地區最早的官設廟寺,而且也可以稱得上是埔里地區民間宗教信仰的開端
  當時,北路理番同知所恭迎前來的城隍尊神,根據進一步的資料顯示,乃是國姓爺鄭成功當年率領部眾渡海來台時,所隨船移請而來的數十尊神座之一。永曆十五年(西元1661年)農曆四月一日,鄭成功的艦隊由台南鹿耳門進入台江登陸,將荷蘭人驅逐之後,便將奉請來台的神座奉祀在鹿耳門一間媽祖廟中(即今日之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之舊址)。後來,由於台南沿海地區洪水為患,該古廟之廟基因受損嚴重,於是便將諸神暫時寄奉在台南海安宮,一直到古廟(鹿耳門聖母廟)重新擇地修築完成之後,才前往海安宮請回神座,不過在這段時間,有諸多神座被請往他處奉祀,因而少了數尊,其中亦包括城隍尊神在內;事後才明白,原來就是當年北路理番同知從台南將城隍尊神恭迎前來埔里奉祀。目前,埔里瀛海城隍尊神有加冠「瀛海」之尊號,是台灣僅有,其緣由就是當年城隍尊神隨鄭成功經南瀛之海由台江登陸,得其地緣之關係。目前台南慶耳門聖母廟之佛祖殿正門之牆柱上,有一幅對聯:「佛寺淨紅塵鉢洗台江流法水;祖心懷赤子岸登瀛海駕慈航」,便足以證明此種關連之可信。
logo  明鄭之後,清廷接管經營台灣。在光緒年間,清朝理番鹽運使通判吳本杰,由台南府(兵營)領兵前來埔里撫番管治。當時將城隍尊神安置在操兵場處(今西安路與北平街交叉處附近);凡是有百姓犯了死罪,則焚香祭拜,並請求隍尊神托夢指示,該罪犯是否另有冤情、罪不及死,若尊神無特別托夢指示,則翌日依律論斬。當時,操兵場處設有斬首台,犯人之斬首與否,完全取決於神明之指示,這種藉著神威來教化治理的方式,充份表露出城隍爺的官方色彩。

 

  後來,地方治安趨於安定,百姓循規蹈矩、奉公守法,於是於光緒十三年(西元1887年)由理番鹽運使通判吳本杰倡議廣招先賢修建,經地方居民一致響應及熱烈贊助而修築完成,當時之廟址就在操兵場附近(地號為埔里logo小段26234號)。廟寺規模雖不大,但卻香火鼎盛、信徒日增;不料!卻於光緒20年(西元1894年)甲午之役中遭大火燒毀。所幸當時有信徒從烈焰中將城隍尊神搶救出來,不過所有珍貴的文物資料,都在那場火災中化為灰燼,著實令人嘆然可惜!火災之後,那位信徒便將神像暫時安奉於家中,然耐事後卻發現家庭頗不安寧,經城隍尊神託夢指示,不適合安奉在家堂,於是才將像移往先賢施百川先生所設鸞堂(即懷善堂,於今日之南昌街)暫奉。
懷善堂於埔里開堂,始自於民國前十二年(光緒二十六年)十月,由本地善士赴阿罩霧大里杙迎請三恩主劍令駐駕史港里(今之會議所),翌年五月五日,迎遷於施百川先生宅第,舉行鎮座並立堂號為懷善,朝夕誦經,施方濟世。當時,南投地區吸食煙毒者甚眾,三軒鴉片店大賣鴉片煙以毐害人,三恩主體念上蒼有好生之德,慈悲為懷,發起勸告世人戒煙,神力宏大,不久人們便將煙毐戒絕,三軒鴉片店倒店關門,神恩浩蕩,拯救不少受苦癮君子,真可謂功德無量。而且間一切費用,概由施百川先生獨力負擔。慷慨解囊、造福鄉里、解人危厄,年青學富之施百川先生,在當時極受百姓所敬仰推崇;雖已仙逝,但功勳不杇。
  懷善堂在民國前十年二月十二日,承奉恩主賜冠號為「彩鳳閣」並且編著「懷心警世金編」及「醒悟金編」二本書,行世勸人、度人危厄。同年十月,因主指示刣牛坑永興莊有一處吉地,可供建廟之用,於是由正鸞李春生先生前往主持創設,即今日之參贊堂;另外尚不少廟堂,相繼由懷善堂分祀而成;由此可見,懷善堂在埔里地區實具有崇高與重要之宗教地位。民國十三年歲次甲子冬,懷善堂僉議,將暫奉於該堂之瀛海城隍尊神一併奉祀,於是開始了往後懷善堂與城隍廟不可分的關係。
logo  台灣光復之後,於民國37年,剛剛從日本留學返台的劉萬通先生,奉命接收埔里小學校(即今日埔里國中)與日產弘法寺。光復之初,由於弘法寺之廟地曾經涉及多起的土地糾紛,所幸經多方奔走交涉,才保住廟產,並且呈請政府同意,順利將弘法寺變更為「彩鳳閣懷善堂」之後,依照當時地方政府之規定,以城隍廟作為合法登記之廟名,而他本人也就順理成章成第一屆寺廟管理人,直到民國五十八年正月新廟即將修築完成,才將廟寺之管理權利,移交給第一屆之埔里城隍廟管理委員會。
  日產弘法寺順利撥改為彩鳳閣懷善堂之後,於民國38年11月10日,奉諭編著「打痴鞭」,翌年端月十日完成,付梓問世,指引迷津、啟發良多。民國42年3月3日奉諭煉丹,施藥濟世、功德無量。民國50年5月,又奉恩主諭,將彩鳳閣改稱為「龍鳳閣」,並且重組籌建委員會,在主任委員陳石鍊先生的領導下,準備在原址重修寺廟。當時經諸位先進委員大德,四處走訪各地之廟寺,取其外觀造型之精華並拍照供設計建築之依據和參考方,才有今日廟貌之巍雄偉、精巧華麗。新廟之建造耗資不薄,而且歷經十載,才於民國六十年歲次辛亥完工。前為城隍廟,奉祀瀛海城隍尊神。後殿為龍鳳閣懷善堂,奉祀三恩主。前殿樓上為蟠龍殿(天公廟),並於民國65年端月初八,迎接蟠龍殿玉皇大帝及三界諸真,安奔於前殿之樓閣。至此,全廟可謂功德圓滿,牌樓、前殿、後閣,其雕樑劃棟、飛簷琉瓦,無不富麗精緻、美侖美奂;再加上香火鼎盛,神威顯赫,施方濟世、庇護鄉里,埔里瀛海城隍廟,可謂根基已固、功勲浩然。
  溯古至今,瀛海城隍神,從當年隨鄭成功渡海來台,由剛開始只有小廟容身,且歷經數次的遷移,到後來因大火侵襲而暫奉他所,直到今日神恩廣佈、福澤綿延。這期間承蒙諸多先賢前輩之竭盡心力、苦心經營,才有今日宏偉基業。埔里瀛海城隍廟,在埔里地區風起雲湧的宗教熱潮中,必能更加發揚光大,且神恩傳續、千秋萬世。






logo
logo
logo
logo
logo
logo
logo
logo
logo
logo